這本書吸引我的是沃茲尼克的想法、價值觀和生活態度。老實說這本書比賈伯斯傳還更加好看且更具啟發性,(果然是行銷廣告在現在的社會中佔有巨大的效應--無怪這本傳記沒有賈伯斯賺熱銷)這兩本書如果我是為人父母,幫小孩選書當然會選這本「科技玩童沃茲尼克iWoz」。我一定不會讓太小的小孩去看賈伯斯傳--感受商場與職場的冷酷與兇殘無情,可以等孩子要出社會前再看。而「科技玩童沃茲尼克iWoz」這本書的特色是作者以一種宛如一位慈父對著他的兒孫說故事般,娓娓道盡沃茲尼克成長與發明創作的歷程,以及蘋果電腦的傳奇故事。我幾度真的覺得自己像似與許多人圍在他旁邊聽他說故事一樣。沒想到其實我真正的偶像是這位開心頑童。這本書推薦給所有的父母和小孩,父母會知道如何支持、鼓勵、教育小孩。才能發揮每個孩子與生具來的天賦能力;而小孩則要學習如何以正確的方式追逐理想,勇敢的實踐自己的夢想。
蘋果電腦公司有兩位創辦人: 賈伯斯和沃茲尼克,但所有人認識的,都是西裝筆挺、光鮮體面的賈伯斯;大多數都不知道,打扮向嬉皮、留著絡腮鬍的沃茲尼克,才是蘋果電腦真正的發明人。老實說,我個人比較喜歡沃茲尼克的個性,他不計較,而且有愛心,書中有很多地方是他花了很多時間在做有趣或是慈善的事。但是反觀賈伯斯,好像沒有跟慈善這件事連在一起,扣除產品與想法點子外,賈伯斯是一個傑出的企業思想家(Business thinker)還有就是留下很兇這件事,雖然某一部分賈伯斯也是我的偶像。仔細回想賈伯斯傳中的描述賈伯斯也許是因為管理階層的鬥爭豎敵不少,想必日子一定很辛苦吧!而沃茲尼克從未介入管理階層,這讓他可以至始至終都朝著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個改變全世界的工程師。其實每一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路,我相信兩相比較,會發現讓自己商業一點---像賈伯斯,其實會比較容易賺到錢贏得名利。但是,我更覺得能像沃茲尼克一樣,只做自己喜歡的事,那人生會更有意義和價值的。從這兩個人的身上我體會到善良是人類原生的護身符,每個人自降生以來,它就相半左右它是所有美德的核心。賈伯斯自幼被領養又經歷被早期的蘋果公司fire的考驗在一番大起大落後才站穩自己的位置,沃茲尼克從小就是在慈愛的父母薰陶下成長的幸福小孩,他的人生是樂觀開朗無爭與幸福自在的。很難想像這樣的兩個人會在一起成為夥伴,成為改變你我生活的拍檔。但閱畢「科技玩童沃茲尼克iWoz」後,我深深感到以內心深層的修練來說,沃茲尼克的才華和他的仁慈與善良更能打動我ㄝ!!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曾預言,後資本主義社會將產生兩種人:「知識人」(intellectual)與「經理人」(manager)的對立。知識人著重知識與理念,經理人看重人際與工作。沃茲尼克的生涯中,知識人對抗經理人,一直是他生命不變的主題曲。被稱為天才工程師的沃茲尼克,其實是大企業的逃兵。他曾兩度逃離人人稱羨的大企業。二十一年前,沃茲尼克離開惠普創辦蘋果。十年前,他又離開蘋果,轉而創辦設計萬用遙控器的公司。兩次,都肇因於大企業內部工程師與經理人的階級對立。但最終他還是活出自己的專業的堅持與人生色彩。啊 !!真是心有同感啦 !!!
連當時台北市長馬英九都親自參加這個論壇ㄝ!!
超酷的啦!!騎著自己發明的代步車---賽格威
哇啊!這就是傳說中的名片界瑞士刀,沃茲尼克的「銀光閃閃瑞氣千條名片」,據網友們的介紹這可是金屬製鍍雷射光的超耀眼名片,全身銀色,可用來當牛排刀、刮鬍刀、以及惡作劇工具等……用處繁多。
就是這個卡!就是這個卡!(圖片引用自YLib Blog)
追求權力是人的天性,大部份的人,都希望在公司裡升職當主管,或乾脆自己開公司當老闆,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卻只希望「一輩子當工程師」,甚至在發明蘋果電腦後,還寧可為了「不想當主管」,放棄創立蘋果電腦公司;他說他「絕對不要變成掌權的人」,因為他從小的夢想,就是做一名「改變全世界的工程師」。
沃茲尼克是智商超過200的天才,他的父親曾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的工程師,據他猜測,父親曾參與過美國的太空火箭和飛彈計畫,但這只是猜測,因為他父親基於職業道德,從來不告訴家人自己在做什麼。
沃茲尼克還不滿四歲時,就在父親引導下,開始接觸電子零件和基本的電學知識,但父親從來沒有「叫」他去做什麼,只是「教」他很多知識,使他在小學時,就已經知道很多「大部份成年人都不知道的秘密」,他的數學和科學,也一直超越同齡小孩很多。
除數學和科學外,沃茲尼克的另一大興趣是惡作劇。高三那一年,他做了一個電子節拍器,在上面寫上「炸藥」,放進同學的儲物櫃,結果警方出動拆彈小組,同學則根據「炸藥」的零件,認出禍首;校方和警方決定把他送到少年拘留所關一夜,結果他充份利用這一夜,教其他人怎樣把天花板上電風扇的電線拉下來,接到牢房柵欄上,害開門的人觸電。
這一年他跑去修電子學,老師怕他「已經學會所有東西,留在班上會對其他同學惡作劇」,就叫他每週五去一家電子公司工作,他在這家公司第一次接觸電腦,「從此沒有回頭路」。
初試啼聲
在電腦剛發明的年代,電腦不但是超大型足可佔滿一整間房間的機器,而且也只有專家才會使用,因為控制板上有一大堆燈泡和開關,簡直像飛機駕駛艙中的面板一樣複雜;到了沃茲尼克讀高中的時候,電腦逐漸從一個房間大小,縮小為一台冰箱大小(稱為迷你電腦)。
沃茲尼克在這家電子公司看到一本叫做《小電腦手冊》的操作手冊,從此迷上設計迷你電腦,他想盡辦法拿到每一部迷你電腦的操作手冊,讀通以後自己設計用更少晶片就可發揮同樣功能的電腦,最後他可以用電腦公司一半的晶片,做出相同功能的電腦;但是他沒錢買零件,所以這一切都只是紙上談兵。
高中畢業後沃茲尼克進入科羅拉多大學就讀,修課時寫了七個程式,都是叫電腦計算一些超長數列,如2的1、2、3到很多次方,然後用印表機印出來,因為數字太大,房中報表紙堆積如山。
結果他被教授找去問話,原來他花掉全班整年度電腦課預算的五倍;所以他大二只好轉學到離家較近的迪安札學院(De Anza Community College),這一年他又在紙上設計了許多電腦,然後休學,幫人寫程式來賺以後的學費。
休學工作這一年,他終於設法弄到20顆晶片(遠少於當時一般電腦需要的幾百顆),並和一位朋友費南德茲(Bill Fernandez)一起把電腦組裝起來,是他生平打造的第一部電腦。由於他們經常邊喝奶油蘇打邊動手,所以他稱之為「奶油蘇打電腦」,五年後,其他公司才做出同樣水準的電腦。
命中註定
在奶油蘇打電腦完成後沒多久,沃茲尼克認識了和自己同一所高中但比自己小四屆的賈伯斯(Steve Jobs)。
1971年,沃茲尼克進入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讀大三,入學前一天,他看到一篇介紹「藍盒子」的文章,可用特定頻率聲音撥打免費電話;於是他和即將升高三的賈伯斯在一天之內找資料、買零件,做出一台藍盒子,後來又升級為數位藍盒子。
沃茲尼克的父親從小就教他要誠實,所以他特別強調,自己做藍盒子不是要偷電話公司的錢,他打給認識的人都是用付費電話;但他喜歡測試用藍盒子最遠可連到哪裡,他會假裝接線生,撥給其他城市的接線生,再轉到國外,有次甚至假裝美國國務卿季辛吉(Henry A. Kissinger),打電話到梵蒂岡給教宗,不過梵蒂岡找到真的季辛吉求證,沒有上當。
但藍盒子也間接造成沃茲尼克再度休學,因為有次他和賈伯斯在公用電話使用藍盒子,被接線生發現破綻,接著警察就到了,他們以為會被關進監獄,幸好警察相信他們「那只是某種電子儀器」的說詞,放他們走;但經歷這場驚嚇後,沃茲尼克半夜開車回家時,竟然睡著,出了車禍,人雖沒事,車卻報銷。
沃茲尼克說,他喜歡在週末時,載一大群朋友到處冒險,沒車就沒辦法這樣,所以他再度休學,除準備大四學費外,也想再買輛車。半年後他進入惠普公司工作。
1975年3月,沃茲尼克參加由一群電腦技術迷組成的「自製電腦俱樂部」聚會,他形容那次聚會是「改變人類生活的革命」,因為那次聚會,啟發他開始設計蘋果一號電腦。
在那次聚會中,大家都在討論MITS公司開發出的阿爾泰電腦(Altair)及各種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沃茲尼克當時在惠普的工作是開發影像設備,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微處理器。幸好他在會中拿到一份微處理器的技術規格,回家一看,竟然就是他在高中和大學時,反覆在紙上為迷你電腦設計的指令;也就是說,這顆微處理器和他以前設計的電腦幾乎一模一樣,只是所有功能都集中在一顆晶片上面,他說這是他「有生以來最激動的發現」。
接著他又發現,讓所有聚會者興奮莫名的阿爾泰電腦,幾乎和他五年前設計的奶油蘇打電腦一樣,只是阿爾泰的中央處理器(CPU)做在一顆微處理器晶片上,而奶油蘇打電腦是分散在幾顆晶片上;他說這種感覺就像「我整個人生都指向電腦」,在紙上設計過迷你電腦和實際開發過影像設備後,他確信自己可以做出一部完整的電腦。
當晚沃茲尼克花了幾小時,就在紙上設計出後來的蘋果一號電腦,他用了遠少於阿爾泰電腦的晶片數目,並用打字鍵盤輸入和電視螢幕顯示,取代複雜的控制板。幾個月後蘋果一號真正組裝起來,在阿爾泰要花半小時上傳的程式,現在用鍵盤寫入不到一分鐘;在阿爾泰要花半小時解讀燈泡,現在用螢幕顯示不到一秒鐘。沃茲尼克很興奮地表示,1975年6月29日,是歷史上第一次有人在鍵盤上打字,然後看著那些字在面前的螢幕上顯示出來……………..
沃茲尼克是智商超過200的天才,他的父親曾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的工程師,據他猜測,父親曾參與過美國的太空火箭和飛彈計畫,但這只是猜測,因為他父親基於職業道德,從來不告訴家人自己在做什麼。
沃茲尼克還不滿四歲時,就在父親引導下,開始接觸電子零件和基本的電學知識,但父親從來沒有「叫」他去做什麼,只是「教」他很多知識,使他在小學時,就已經知道很多「大部份成年人都不知道的秘密」,他的數學和科學,也一直超越同齡小孩很多。
除數學和科學外,沃茲尼克的另一大興趣是惡作劇。高三那一年,他做了一個電子節拍器,在上面寫上「炸藥」,放進同學的儲物櫃,結果警方出動拆彈小組,同學則根據「炸藥」的零件,認出禍首;校方和警方決定把他送到少年拘留所關一夜,結果他充份利用這一夜,教其他人怎樣把天花板上電風扇的電線拉下來,接到牢房柵欄上,害開門的人觸電。
這一年他跑去修電子學,老師怕他「已經學會所有東西,留在班上會對其他同學惡作劇」,就叫他每週五去一家電子公司工作,他在這家公司第一次接觸電腦,「從此沒有回頭路」。
初試啼聲
在電腦剛發明的年代,電腦不但是超大型足可佔滿一整間房間的機器,而且也只有專家才會使用,因為控制板上有一大堆燈泡和開關,簡直像飛機駕駛艙中的面板一樣複雜;到了沃茲尼克讀高中的時候,電腦逐漸從一個房間大小,縮小為一台冰箱大小(稱為迷你電腦)。
沃茲尼克在這家電子公司看到一本叫做《小電腦手冊》的操作手冊,從此迷上設計迷你電腦,他想盡辦法拿到每一部迷你電腦的操作手冊,讀通以後自己設計用更少晶片就可發揮同樣功能的電腦,最後他可以用電腦公司一半的晶片,做出相同功能的電腦;但是他沒錢買零件,所以這一切都只是紙上談兵。
高中畢業後沃茲尼克進入科羅拉多大學就讀,修課時寫了七個程式,都是叫電腦計算一些超長數列,如2的1、2、3到很多次方,然後用印表機印出來,因為數字太大,房中報表紙堆積如山。
結果他被教授找去問話,原來他花掉全班整年度電腦課預算的五倍;所以他大二只好轉學到離家較近的迪安札學院(De Anza Community College),這一年他又在紙上設計了許多電腦,然後休學,幫人寫程式來賺以後的學費。
休學工作這一年,他終於設法弄到20顆晶片(遠少於當時一般電腦需要的幾百顆),並和一位朋友費南德茲(Bill Fernandez)一起把電腦組裝起來,是他生平打造的第一部電腦。由於他們經常邊喝奶油蘇打邊動手,所以他稱之為「奶油蘇打電腦」,五年後,其他公司才做出同樣水準的電腦。
命中註定
在奶油蘇打電腦完成後沒多久,沃茲尼克認識了和自己同一所高中但比自己小四屆的賈伯斯(Steve Jobs)。
1971年,沃茲尼克進入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讀大三,入學前一天,他看到一篇介紹「藍盒子」的文章,可用特定頻率聲音撥打免費電話;於是他和即將升高三的賈伯斯在一天之內找資料、買零件,做出一台藍盒子,後來又升級為數位藍盒子。
沃茲尼克的父親從小就教他要誠實,所以他特別強調,自己做藍盒子不是要偷電話公司的錢,他打給認識的人都是用付費電話;但他喜歡測試用藍盒子最遠可連到哪裡,他會假裝接線生,撥給其他城市的接線生,再轉到國外,有次甚至假裝美國國務卿季辛吉(Henry A. Kissinger),打電話到梵蒂岡給教宗,不過梵蒂岡找到真的季辛吉求證,沒有上當。
但藍盒子也間接造成沃茲尼克再度休學,因為有次他和賈伯斯在公用電話使用藍盒子,被接線生發現破綻,接著警察就到了,他們以為會被關進監獄,幸好警察相信他們「那只是某種電子儀器」的說詞,放他們走;但經歷這場驚嚇後,沃茲尼克半夜開車回家時,竟然睡著,出了車禍,人雖沒事,車卻報銷。
沃茲尼克說,他喜歡在週末時,載一大群朋友到處冒險,沒車就沒辦法這樣,所以他再度休學,除準備大四學費外,也想再買輛車。半年後他進入惠普公司工作。
1975年3月,沃茲尼克參加由一群電腦技術迷組成的「自製電腦俱樂部」聚會,他形容那次聚會是「改變人類生活的革命」,因為那次聚會,啟發他開始設計蘋果一號電腦。
在那次聚會中,大家都在討論MITS公司開發出的阿爾泰電腦(Altair)及各種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沃茲尼克當時在惠普的工作是開發影像設備,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微處理器。幸好他在會中拿到一份微處理器的技術規格,回家一看,竟然就是他在高中和大學時,反覆在紙上為迷你電腦設計的指令;也就是說,這顆微處理器和他以前設計的電腦幾乎一模一樣,只是所有功能都集中在一顆晶片上面,他說這是他「有生以來最激動的發現」。
接著他又發現,讓所有聚會者興奮莫名的阿爾泰電腦,幾乎和他五年前設計的奶油蘇打電腦一樣,只是阿爾泰的中央處理器(CPU)做在一顆微處理器晶片上,而奶油蘇打電腦是分散在幾顆晶片上;他說這種感覺就像「我整個人生都指向電腦」,在紙上設計過迷你電腦和實際開發過影像設備後,他確信自己可以做出一部完整的電腦。
當晚沃茲尼克花了幾小時,就在紙上設計出後來的蘋果一號電腦,他用了遠少於阿爾泰電腦的晶片數目,並用打字鍵盤輸入和電視螢幕顯示,取代複雜的控制板。幾個月後蘋果一號真正組裝起來,在阿爾泰要花半小時上傳的程式,現在用鍵盤寫入不到一分鐘;在阿爾泰要花半小時解讀燈泡,現在用螢幕顯示不到一秒鐘。沃茲尼克很興奮地表示,1975年6月29日,是歷史上第一次有人在鍵盤上打字,然後看著那些字在面前的螢幕上顯示出來……………..
很重要的是他們都練就了屬於自己職崖的獨門武器,賈伯斯---行銷策略創新思想; 沃茲尼克---發明設計創作。尤其是沃茲尼克將自己的知識才能結合在日常生活中,真是所謂的寓教於娛樂中,真是高明到位。現在回想起來在臨床工作上遇到難照顧複雜問題的個案,學妹或其他人問我為何你能想到這些呢?也許以後我有比較好的回應方式了---那就是遇到狀況時你腦海裡是呈現什麼樣子的圖像(picture trend)? 還是只有一些片段的vital signs數字,這會牽動照護邏輯思考的優先次序與問題解決的方向與方式。我個人認為這是在這樣忙暴又緊急的重症醫療職場醫療人員必須有的修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