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8日 星期六

紙箱王火車餐廳----高鐵台鐵烏日站

假期總是過的特別的快,才一下子過年的假期已經結束了,真是怨嘆ㄚ!比別的行業休假少,上班的時間又比別的行業長,風險也高,現在傳染性疾病像是流感多,真是給它圈圈叉叉啦!今天又得回到那忙碌的戰場衝鋒陷陣,心不甘情不願的收拾行曩為五抖米折腰去耶!來到高鐵烏日站無意間發現在高鐵與台鐵連接的通道上有個紙箱王火車餐廳,很奇特的餐聽好像才開幕沒幾天,我坐的北上的高鐵還有一點點時間才開車,遠遠的被這些紙創作吸引就看了一下!

紙箱王火車餐廳


是真的可以點餐饗用的餐廳ㄛ!我上網查了一下,台中有三家這種餐廳喔!
(大坑店及中科店和烏日高台鐵店)
它們的餐點還很養生美味的樣子,看到朋友部落格po的照片介紹,
下次回台中可以去中科店看看ㄝ!

坐在火車上用餐


 餐廳的一角燈飾也是紙作的!
雖是紙做的但很穩固啦!像我這麼重的人坐下去也沒問題啦!

可愛的紙龍藝術創作


美麗的造型燈飾



牆上好多壁虎喔!


果然是古物蜘蛛都爬滿車頂了 


漂亮的小妹妹別靠太近啦!被那千年蜘蛛咬到可會變成蜘蛛女耶!

許多小燈飾把這樹雕的很漂亮

很別緻的留言告示版


 這裡賣很多鐵路火車的紀念品


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台灣鐵道模型,有看到火車走到哪裡了嗎??

設計的還蠻有特色的旅人便利商店 


2012年1月24日 星期二

時時心存感激

佛國之旅----修行是探索內在覺醒的勇氣
新年期間朋友寄來這個影片,很喜歡裡面的內容,應該去買這本書來看看!
因為超越自我限制,所以歡喜自在....
真正的修行 不只是外在的行住坐臥, 不只是誦經打坐, 重要的是回歸自性, 有一份探索內在覺醒的勇氣
如果沒有走一遭滾滾紅塵, 哪有機會學習穿越可能, 煉出智慧呢? 」

音樂是佛學院常唱誦的文殊心咒


2012年1月22日 星期日

新年快樂 萬事如意



 農曆新年到來了,據說今年年假長達9天,但是在醫院上班的我們那裡可放這麼長的假呢?簡直是天荒夜譚, 永遠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啦!不要連上12小時班3,4天才能放個3,4天就給它阿彌陀佛了。最討厭上過年班了,時間長,不打緊常常是忙到革屁,可能要穿滑板或溜冰鞋才能應付那個地方的忙碌!真的超級累的!下了班只能躺在床上喘息囉!!都是無底洞肚子惹的禍啦!要是不會肚子餓就可以不用吃那麼就不用這麼辛苦的為五抖米折腰了!!

新年快樂!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新年快樂!新年快樂!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新年快樂!新年快樂!新年快樂!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新年快樂!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新年快樂!新年快樂!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新年快樂!新年快樂!新年快樂! 
希望大家都不會生病!身體健康!醫院沒有生意!大家都能休息休息放假放假,大家就會粉快樂!!!!!!!!!!!!!!!!!!!!!!!!!
!!!!!!!!!!!!!!!!!!!!!!!!!!!!!!!! !!!!!!!!!!!!!!!!!!!!!!!!!!!!!!!!!!!!!!!!!!!!!!!!!!...........................


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長尾巴到剝皮寮老街晃晃

台北真的是一個多元的旅人城市,有著超現代感的律動,也保有古早味的城鄉建築,就在這一片穿梭著時空歲月的剝皮寮,這裡是個充滿懷舊的地方,選在老一歲的日子來這個特別的地方回味一下春節期間好像有許多活動在這兒進行,可以與家人同遊古早的過年味喔!
剝皮寮之名始於戰後時期,且「剝皮寮」的地名由來有爭議,其來源有二說,根據《台北市志》:「艋舺有北皮寮街,又稱剝皮寮街,北皮寮後有一池應是殺牲製革所在,所製成品不外乎皮箱、枕、鼓。」意即剝獸皮而得名。但是據地方耆老所言,剝皮寮乃因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杉木,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剝皮寮」由字面上解釋,與剝樹皮、剝獸皮有關,但若以發音來研究,在清朝嘉慶4年(西元1799年)當時稱為「福皮寮」,而道光18年(西元1838年)至清朝末年改為「福地寮」,到了日據時代因發音關係,被改稱為「北皮寮」,最後音近似閩南語發音的「剝皮寮」而得名。
剝皮寮景觀特色:保存了清代完整的街型、傳統居屋以及日據時代的市區,可見證艋舺的發展,而鄉土教育中心則以融入式的教育文化理念,作為推廣鄉土教育之園地。

開始進入時光隧道吧! 剝皮寮老街我來了!

紅磚房子是剝皮寮老街房子的特色

這是剝皮寮電子導覽圖


從二樓往下可以看見整個廣場和街道

遊客服務中心可以索取明信片和紅包袋(免費的)

就是被這片牆壁的建築特色和牆上的畫畫所吸引

窗戶很特別吧!

啊!光看到這窗戶就有童年的味道了!

再下來每個房間裡都展示著各種不同的主題,
我在其中一個展示房間中看見各個時期的黑松汽水的廣告明星,
和各個時期從第一代到第四代的彈珠汽水

 這是用來做大餅的餅模


這是合興糊紙店製作的八仙為民間的神明,有祈福的涵義也常被當作護法神

林三益毛筆是遷台初期製筆的龍頭,也是精緻文房四寶的代名詞

這個房間展示古早人家嫁女兒時所要準備的東西

我知道這是小時候阿姨結婚時奶奶家準備的帶路雞
哇啊! 好久沒見過這種東西了

哇哈!好多新台幣千元大鈔耶!

喔!果然管理的很嚴格,要擺攤做生意嗎?先要有這個許可證喔!
上面標有攤販種類及地址
這是一個賣水果貪的許可證耶!

古早台灣滷肉飯的起源

好大碗的滷肉飯喔!

先民用這個工具來賣滷肉飯,看到這些掛在腳踏車上的袋子真的很有感覺耶!
小時後工讀時曾經做過這種袋子

啊!這是以前的灶

教室的黑板上有可愛的童玩畫畫

教室的桌椅到下課小朋友會在這小桌子上玩跳棋或紙迷藏

小時後過年時常玩的抽糖果遊戲

古早甘仔店 的貨品

小學的教室,好久好久以前的記憶了!
腿好酸喔!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吧!

阿公和阿爸的老課本

以前過年時常玩的東西

古早熨斗、領帶、西裝布料

這個廣播機很好玩應該是最早的台灣拉吉歐

各式的火材盒 

這個媽媽正在教自己的孩子玩大廚師遊戲

站到感應區手對著你選的圖畫圓就可以了

看我煮出什麼東西呢?


拿起電話筒就會講故事給你聽喔!

三輪車如今已被小黃計程車所取代了

姓氏的起源展示館

姓氏筆劃九宮格遊戲挑戰

得獎小朋友的創意族譜作品



姓氏五子棋

只要動動手就可以為你介紹剝皮寮老街的建築特色

這小朋友真的很愛拍照,就是一直跟著我,
哎呀!她坐在戎克船上比著ㄝ的手勢就拍一張吧!小可愛!

說真的這種建築所用的剸牆都是上好的建料ㄝ!很漂亮吧!

沒想到這個展示館陳放著古老的台灣醫療歷史


馬雅各、馬偕、蘭大衛這三位外籍傳教士對台灣醫療貢獻很多,
這個展示館安排三位共聚一堂,
與你聊一聊當年他們如何推行醫療與傳教的故事,真是太好笑了!

這位日據時代台灣名醫以研究鴉片獲得日本醫學博士學位,
據說仁心仁術常常免費替人看病!

中間那個是艋舺名醫呂醫師遺物,為當時的消毒鍋,
旁邊是掛醫療工具的圓盤型掛架

長在屋子裡的朴樹

老房舍的庭院中的玻璃屋頂,抬頭就可看見藍藍的天空

剝皮寮老街的長廊,別小看這些門版可都是上好的木料建材喔!

這牆上的鐘真的好特別喔!來張特寫吧!
喔!我的媽媽米啊!已經很晚了耶!我在這老街竟耗了快一天的時間!

難怪我已飢腸轆轆了,喔!這碗十錦素麵和油豆腐真的很好吃!

台北鄉土教育中心製作的關於剝皮寮老街的介紹非常棒喔!